2)第84章开战前的准备_大明之从孙子到皇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打到南京,为朱棣打开金川门的李景隆。

  李景隆是朱元璋外甥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,算起来朱允炆和李景隆还是老表关系。

  历史上记载,朱允炆对李景隆是相当的信任,信任到李景隆在靖难之变开始之时,打了败仗,朱允炆都没有惩罚他,而是继续启用。

  信任到朱允炆撤换掉以防御著称的耿炳文而用李景隆,最后导致朱棣直捣南京。

  历史上记载,朱允炆不用耿炳文的原因,除了耿炳忠年纪大之外,很大程度还是听信了李景隆的话。

  而此时进言的人,居然还是李景隆,还别说,历史他妈的有时候就是这么相似,从来一次,一些事情还是会发生。

  朱允炆一看这坏怂出来,差点没有跳起来,一指六脉神剑,弄死他丫的。

  “你丫的还敢站起来,死去的朱允炆,要不是信任你,也不至于那么快丢江山,现在我要是在用你,老子的脑袋,就被皇后给夹了。”朱允炆心里愤愤的想着。

  心里这么想,嘴上却说;“李爱卿忠勇之心可嘉,但是朕以后还要表兄辅佐,怎能让表兄去守城,表兄先退下吧。”

  朱允炆如此说,李景隆只好退下。

  “陛下!老臣愿意出征!”说话的是一位胡子花白的老武将。

  朱允炆一看,好家伙,这......

  第84章开战前的准备(第2/4页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大明朝真的无人可用了,怎么位大佬也要请战,朱允炆看着单膝跪在地上的耿炳忠,头大啊。

  耿炳忠是个守将,守城这一块绝对顶呱呱,但是行军作战就有些欠缺了。

  历史上朱棣起兵的时候,在真定就是今天的河北正定,耿炳忠就被朱棣打的落花流水。

  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,现在朱允炆可不想派他们去迎战朱棣,耿炳忠他已经想好了,就让他驻守金陵,万一燕王和历史上一样,打到金陵,这好发挥耿炳忠的长处。

  自己现在不比死去的朱允炆,现在自己不缺武将,有个系统在身上,要什么样的人,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,自己能够召唤出来程咬金,那就能够召唤出李靖、韩信、白起、岳飞之类的统兵天才。

  “老爱卿快快请起,爱卿为国之心让朕非常感动,但是爱卿一把年纪了,要是与什么闪失,那对我大明朝是多大的损失,老爱卿留在朝中,如果金陵真的出现什么异动,老将军在,朕也能安心,老将军在守城这一面,在我大明朝,还没有几个人能比。整个金陵的安慰,可是全系在老将军的身上。”

  朱允炆一个大大的高帽子带给耿炳忠,让这老将军,一下子年轻了不少,感觉腰也直了,背也挺了,就连精神也感觉好多了。

  “臣谢皇上对微臣的信任,臣就是赴汤蹈火,也不会让叛贼踏进金陵城半步。”耿炳忠老泪纵横,感动的一塌糊涂。

  散朝之后,朱允炆想去一趟兵工厂,他要去看一看武器生产情况,兵工厂的总体负责任,现在是铁炫,之下就是鲁门和墨门的两位老大。

  铁炫和方孝孺是他在臣子中,最信任的两个人,此外还有一个常升,这三个人虽然没有位列朝班,但是他们手中的权利,比任何一个人都大。

  铁炫掌管兵工厂,常升为杭州布政使,算是朱允炆发家的老巢,同时朱允炆把倭国的大小事情,都交给常升督办,方孝孺为福州的布政使,这里算是朱允炆的兵员之地,福州可以说是对朱允炆最爱戴的地方,因为在这里,是朱允炆第一个实行新政的地方,这里的人也是第一个享受到朱允炆新政带来好处的人,也因此的这里的人,对朱允炆是死忠。#......

  第84章开战前的准备(第3/4页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《大明之从孙子到皇帝》情节跌宕起伏、扣人心弦,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小说,八路中文网转载收集大明之从孙子到皇帝最新章节

  ?2017八路中文网AllRightsReserved.

  请收藏:https://m.yundu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