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25章 扎根_星火2003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更尴尬的情况是,大部分待遇不好、个人回报不佳的科研人员都不属于核心层,他们或许受制于天赋、或许受制于机遇,导致不能像那些顶尖科研人员一样享受极端富集的资源。

  ——

  别说冷板凳了,他们坐不上冷板凳的。

  大多数时候,他们都是在下水道里。

  他们是整个科研群体中最卑微的存在,也是处境最艰难的存在。

  靠自己的能力出头遥遥无期,盼望政策变化则更不可能——毕竟,从宏观角度来看,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投资者,都不会把大量资源配置在前期表现不好的标的上。

  国家战略,抄底是不存在的,追高才是常态

  但难道,就这样放弃他们吗?

  陈念有些不甘心。

  在前一世,他也曾经是这个群体的一员。

  所以他也知道,这些人并不是真的能力低下——开玩笑,能走上科研这条路的,有几个是没两把刷子的?

  也许,他们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,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

  想到这里,陈念开口说道:

  “我们有压力是正常的。”

  “这两年国内科研事业发展得很快,但平心而论,科研人员待遇的涨幅、尤其是基层人员待遇的涨幅是不够的。”

  “我们太过于功利化了,资源全部集中在几个大型项目里,再这么下去,别说效率能不能跟得上,有些行业恐怕会被我们逼死。”

  听到陈念的话,李想缓缓点了点头。

  “这的确是个问题,但确实也没办法。”

  “咱们现在还处于超车阶段,燃料肯定是给到火车头。”

  “如果非要在这个时候去追求公平的话我觉得是得不偿失的。”

  “舆论上的事情可以处理,但如果资源分配上走偏了,就很难纠正了。”

  陈念摇了摇头,否认道:

  “我不是说要放弃重点项目和重点人员,我的意思是,在这些人之外,我们应该拿出一些资源,来保证基层人员的生存。”

  “那怎么做?提高基础工资吗?”

  李想的表情有些无奈。

  事实上,如果想要像陈念说的那样保证基层人员生存,从基础工资下手几乎是唯一的选择。

  原因很简单,你不可能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向他们发放特殊补贴、特殊奖金,这会严重破坏整个体系的公平性。

  但问题是,提高基础工资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策略。

  别说其他行业的连带影响,光是科研领域内部,要提高一千块钱的月薪,整体代价是多少?

  现阶段,华夏官方、包括央企和各事业单位在内的科研人员数量大约在110万人左右,要给每个人多发一千块,全年就是150亿以上的支出。

  而考虑到政策执行过程中各方面的潜在成本,提一次工资,成本接近200亿。

  这就相当于一个大型项目的全周期研发投入了。

  项目的成果是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yundu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